|
|
今年物流降本500亿 “互联网+物流”推动供给侧改革 |
|
|
|
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公路和水路两个方面共实现降低成本365亿元,2017年我们还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继续降成本,能够再降400-500亿元成本。”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近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时如是说道。
李小鹏指出,未来交通运输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重点围绕降低成本、补基础设施的短板和服务的短板三方面展开。此外,还要抓紧细化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互联网+交通运输”等新领域、新业态的发展。
降成本是物流供给侧改革重点
物流业是集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于一身的复合型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
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我国社会物流市场规模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社会物流总额由2010年的125.41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19.20万亿元,复合年增速为11.8%。2016年前11个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08.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引发的线上交易热将传统实体企业的销售和服务范围大大扩张,由此引发的流通需求十分巨大。同时,个别地方在产业布局引导方面,过度以经济规模扩张为目标,盲目通过优惠政策扩张物流市场总量,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国内物流市场虽然需求逐年增长,但行业发展却始终未能达到同样的高度,物流产业的恶性竞争加剧,整体运输能力与行业规模极不匹配。
这些客观存在的短板,既造成了物流市场自身的割裂,也增加了实体经济的物流成本,造成了我国现阶段实体经济与物流之间的衔接的许多问题。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我国物流费用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始终高于8%,其中工业企业的这一指标更是接近9%。有相关机构经过初步测算认为,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为工业企业节省超过9000亿元的费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超过6500亿元的效益。
由此不难看出,大力推进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是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大环境下,提高企业利润空间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也同样是物流产业的降本增效。唯有两者并行,才能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
“互联网+物流”推动供给侧改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认为,分析物流成本的变迁要结合其所属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物流业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说明,物流成本的上升往往与经济短缺紧密相联,而在经济遇到转型期的时候,物流成本则普遍处于回落期。结合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供给侧改革”、“新常态”等关键节点,物流行业的成本降低是并非不可预期。
但他同时也表示,类似许多地方政府所采用的粗放式规模扩张,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只有大力推动物流技术、管理方法、组织方式、运营模式等多方面的共同创新发展,在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的基础上,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产业和行业之间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更加协同,才能推动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在何黎明看来,推动物流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从物流服务的便利化和效率化入手,通过采用新的配送模式和配送体系,达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目的,近年来广泛兴起的甩挂式物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第二则是打破以“量”代“质”的粗放式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建立健全具有大规模聚集和管理能力的物流平台,并进一步提高标准体系流程化水平,借助市场的力量倒逼物流与制造、生产与流通的融合发展。
平台是“互联网+物流”趋势
业内也不乏类似的看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陈文玲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现代流通共享的大平台体现了共享经济的显著特征,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一个个现代流通网络化的、崭新的、超大型的具有公共服务功能或准公共服务功能的大平台,将不再只是一个企业的流通工具,而是若干消费者和若干企业共同使用的平台或工具。
“互联网+物流”平台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性,将会有助于原本分散在物流行业各处的零散资源充分整合,在同一条跑道的竞争中优胜劣汰,形成有序的行业规范,最终推动交通物流供给侧改革。 |
|
|
|